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事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响应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号召,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团委于2025年7月7日至11日组织志愿服务队,深入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"三下乡"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获得寻甸县鸡街镇人民政府、团委的大力支持,实践达到目标。

本次实践以“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,服务乡村全面振兴”为核心目标,团队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优势和语言特长,精准对接鸡街镇需求,设计四大特色实践模块:
“推普+启智润心”家庭教育行动:针对北屏村委会20户留守儿童家庭,开展“绘本共读+情景对话”入户辅导,设计“方言-普通话”趣味学习卡,改善家庭语言环境,赠送《弟子规》等带拼音经典读本,打通家庭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推普+兴业赋能”电商人才培育: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,面向有意从事电商的村民,开设普通话标准发音(重点纠正方言难点)及农产品直播技能(话术设计、互动应答)培训,助力培育本土直播人才,赋能农特产品线上销售。

“推普+薪火永续”红色文化传承:校地团组织共建,深度挖掘当地“郭荣焕救助小红军”事迹,走访红军长征纪念亭,撰写特色宣讲稿,创新红色教育方式。

“推普+心语相通”心理关爱工程:在北屏村委会设置“语音情绪卡牌”和“方言压力释放圈”活动,建立覆盖全镇11个行政村的“心理树洞箱”(配备红/蓝双语留言卡各200张),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长效关怀与反馈通道。

团队制定了详实的日程计划和安全预案,力求实践成果扎实落地,计划形成“六个一”成果:一件惠民实事、一场主题宣讲、一次科技赋能、一次教育提升、一份调研报告、一份新闻稿件。

此次寻甸县鸡街镇的暑期社会实践,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、将青春智慧融入乡村振兴伟业的生动注脚。五天的深入实践,不仅将知识与技能播撒在鸡街镇的土地上,更在青年学子心中厚植了服务基层、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。学院团委将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校地协同,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持续动力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。